葫芦岛
公交网 » 葫芦岛公交 » 城市生活 » 葫芦岛交通改革 成为公交改革“样板城”

葫芦岛交通改革 成为公交改革“样板城”

2014-06-15 13:41:12

  葫芦岛市市委书记孙兆林(中)在一线指导交通秩序整顿

  葫芦岛市市长都本伟(右)调研新型环保公交车运营情况

  14%满意率 从全国落后的低点急起直追

  公共交通,是城市运行的血脉,也是牵动民众利益的民生载体。公共交通越畅通,越有序,城市越宜居,幸福指数越高;反之,不通则痛,则会滋生“城市病”,伤及民生。葫芦岛市就曾陷入这样的阵痛中。

  葫芦岛市1989年建市,是环渤海经济圈最年轻的城市。东邻锦州,西接山海关,南临辽东湾,是中国东北的西大门,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遗憾的是,这座新兴城市、滨海城市、旅游城市,却一度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公共交通远远跟不上城市拓展的步伐。在新城与旧城之间,道路设计标准低,基础设施差,交通承载能力弱,长期处于因陋就简的停滞期。而在新城区、旧城区相通以后,一半农村客运、一半城市客运同路行驶,如此“混搭”更让落后的运营方式搅乱了全市的交通格局,国营的公交大巴、个体公交中巴、出租车、非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残疾人三轮车、黑车纠结于不大的市区街道上,无一不造成管理难题,无一不拉低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率。

  葫芦岛人对个体中巴的评价是:“开起来像比赛,上车拽来下车踹”,表达了对其野蛮驾驶的愤怒;三轮车因不守交通规定常酿交通事故,往往是一肇事就逃跑;出租车不打计价器,与乘客的矛盾不断突显;三轮车、出租车一再因逐利而冲撞市场秩序、法制秩序,旅游旺季时漫天要价,旅游淡季时动辄以效益低、油价上涨为由头而上访;国营体制下的公交公司则因体制与管理落后,亏损额度大,不是找交管部门要钱,就是找交管部门“平事”,交管部门变成了公交公司的“消防员”。

  “葫芦岛市公共交通的落后与混乱,一度是全国仅有。 ”葫芦岛市人大副主任刘宁绥说。葫芦岛市也曾尝试过变革,但因为各种原因没能一推到底。这项改革影响面广、涉及层面深,没有相关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没有全市上下的戮力同心,绝难实现。

  但改革要闯的难关终须闯,该啃的硬骨头必须啃下。 2010年,葫芦岛市人大组织了市区交通满意度测评,结果满意率仅仅为14%,远远低于60%的及格线。触目惊心的数字,摆到了新一届葫芦岛领导班子的面前。任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势必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而政府执政能力、为民服务的努力也会在百姓的心中大打折扣!

  聚焦公共交通,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的意见空前一致:城市交通关系到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须有坐不住的危机感、等不起的使命感,焕发历史主动性,困难再大也要迎难而上!时任市委书记陈晓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决定对市区交通秩序彻底整治,这是葫芦岛建市以来市委唯一一次专门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作出决定,市委常委一致支持。市人大常委会随后作出《在城区整治交通秩序的决议》,得到市人大代表的广泛拥护。

  “交通秩序整治不好,我这个市长就不当了! ”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孙兆林的话语落地有声。市政府制定了“三大战役、一项改革”(即中巴车退出营运市场、出租车实行计价器计费、取缔城区内营运三轮车,将原市公交公司和市运输总公司改制为由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目标,构成环环相扣的改革体系,一扫“碎片化改革”不敢较真碰硬、不彻底、易反弹的弊端,并由孙兆林市长亲任市政府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一项承载葫芦岛城市战略使命的大变革拉开帷幕……

  疏堵结合 成就客运中巴车转型的经典范例

  万事开头难,对于改革来说尤其如此。改革起始之难,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难在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往往各种阻力会形成合力。

  “摆在改革面前的到处都是地雷线,触动一根,就会引起社会的矛盾。 ”刘宁绥如是形容。和众多中小城市一样,葫芦岛城市交通问题由来已久,表面看是交通秩序问题,背后却牵涉许多社会问题,各种利益相互交织,种种矛盾相互纠结,但最重要的是涉及到的大多是城市困难群体,整治起来困难重重。

  如何启动这场改革,勇气之外,最需要改革者精密的筹划与执政的智慧。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精心地考量这场改革的“天时、地利、人和”要素,进而选择将“中巴车退出市场”作为第一场战役。

  从“天时”来看,2010年4月,全国把城市公交职能转到交通行业,把公汽等管理权交给交通部门,再无管理权不明之忧;从“地利”上看,2010年6月30日,葫芦岛市111辆中巴车长达5年的营运手续到期,为中巴车退市赢得了便利条件;从“人和”看,中巴车压车、飙车的现象严重,成为民怨最大的交通问题。

  但是,中巴车治理的难度,不亚于动一个综合性的修复手术。葫芦岛市一度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但是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为避免激化矛盾,往往采用政府赎买的办法使中巴退市。如果葫芦岛市也采取这个办法,则需要1亿多元的巨资投入。财力有限的市财政难以在短期内承担这样的巨额支出。

  没有现成的经验,就自己闯出一条路来!择路时须正视历史——中巴车在建市之初,为填补交通事业的空白作出过贡献;须直面现实——如今一辆中巴车后面牵涉到一家人甚至几家人的生计,黑市上一辆车的营运证都炒到了60多万元;更须对接未来——让车主们有正大光明的出路。

  基于人性化的考虑和市场化设计,产生了以市场换取中巴经营资源的思路,葫芦岛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成立一家公司,特许一条公交线路”的解决方案,即由111位中巴车主共同出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并发放城市公交客运特许经营许可,拿出客源最充足的一条公交线路由其经营。

  为帮助中巴车主完成从个体车主到股份制公司股东的转型,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守华带领交通局领导及工作人员,冒着大雨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85%的车主接受了不同形式的家访;该市交通局运管处还成立了服务组,聘请专家授课、请法律顾问讲解法律知识,为新公司的组建提供行业和业务支持。

  但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市政府提前依法发出通告,规定从当年7月1日起,城区客运中巴车一律停止运营。但在7月 1日当天,部分车主组织了20多台中巴车,公然上路强行运营,他们把这20多辆中巴车集中在城区主干道上,阻拦正常公交车辆行驶。

  法治是科学发展的内涵之一,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器。面对中巴车强行运营的现象,市政府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时任市委常委、主管交通工作的副市长刘宁绥和主管公安政法工作的副市长潘春吉等市领导亲自指挥,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对非法上路运行的中巴车实施扣留,对相关车主进行客运改革的再教育。

  2010年7月23日,111名中巴车主参股的五环客运公交股份有限公司获批正式成立,8月23日,市交管部门与该公司签定《特许经营协议》并核发《特许经营许可证》,中巴退市由此宣告完成。

  不因“赎买”背上巨额成本,也不一味采取“堵”的方式,葫芦岛市“疏堵结合”的方法,以创新性思维化解矛盾,突破了客运车辆只进不出的管理模式,也为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公交车辆依法退市提供了成功先例。

  全城动员 向城市交通现代化跨越

  在葫芦岛交通改革中,最大的攻坚战是整治三轮车的改革。难在三轮车主涉及群体最广、困难人群最多、经营场所不固定,与此相对应的,此项改革牵动的政府部门也最多、财政投入也最大。

  这是一场敏感性、复杂性相交织的改革。一方面,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问题滋生已久,越来越多的机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在葫芦岛城区的大街小巷随意停车、乱闯红灯、抢道穿行,严重扰乱了城市正常的交通秩序,损害了城市文明形象。另一方面,一台三轮车养活一家人,车主往往是下岗职工、农民工谋业者,很多车主还是残疾人。

  站在更高的视角上,葫芦岛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城市交通秩序、车主维持生计都是民生,不可将二者截然对立,在百姓民生上想深想透,广为车主找出路,多在改革增量上做文章,整治三轮车就不会陷入僵局、死结,而是会找到能开锁的钥匙。遵循此理,以就业市场换取三轮车退市的改革思路就豁然清晰。

  要以丰富管理手段为突破口,注重捏指成拳的整体效果。在葫芦岛市委、市政府的周密部署下,整治行动发动了交通、残联、公安、建委等多个部门联手参与,各自找准自己的发力点;要以完善政策体系为支撑,对有证三轮车主发放车辆残值补偿费和就业扶助金,并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安排了公益性工作岗位,对无证三轮车则予以取缔。

  与国内许多城市一样,葫芦岛市的交通改革也曾被利益藩篱所阻:各部门曾多次研究过用取缔、合并等办法治理三轮车,但每次都由于车主上访而没能推进下去。有人总结说三轮车一取缔就闹事,一闹事就可以继续经营,这似乎成了一个难以走出的怪圈。

  此次绝对不同!此番改革没有让少数人“绑架”多数人的利益,不仅因为葫芦岛市在决策和施政中刚柔有度,绝不退缩,更因为找准了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最佳平衡点。

  2011年3月,都本伟(现任葫芦岛市市长)就任葫芦岛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所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推进整治三轮车战役,此时三轮车主们的习惯性上访又成风潮。都本伟一面听取各方汇报,一面深入三轮车集中的繁华路段、学校医院门口密集走访,并连续召开调研会,细化改革方案,测算各项数据,筹划所需资金,全市上下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越发坚定。

  2011年4月8日,市政府以《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依法取缔城区内营运三轮车的工作方案》为准绳,出台了一主七附8个工作方案,依法取缔城区内营运三轮车专项整治行动自此在城区全面展开。

  可以说这是一场全城总动员——交通、公安、工商、财政、人社、物价、信访及中信银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公司等七部门两家企业联合办公,各有分工、通力配合,劳动、人社部门负责为三轮车主提供就业扶持,有适合安置的岗位可以为其优先选择;民政局对三轮车车主发放10个月的转型期补偿金;对 280台残疾人机动车采取了人性化服务,实际问题逐一解决,合乎廉租房的给廉租房,合乎就业的给予就业,符合低保条件的给予低保待遇,子女需要解决就业的予以解决;公安、交警、运管上路联合执法,控制三轮车在城区内搞营运;各个街道及派出所民警实行分片负责制,谈话到人;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对整治进展进行追踪报道,反映市民和车主的心声……

  在不可逆转的改革大势中,三轮车车主们的态度,也从不解、观望、犹豫转变为积极参与。仅用了23天时间,就收缴了城区营运三轮车2243 台,市政府一次性投入2200万元,发放三轮车残值补贴163.7万元,发放就业扶助金2018.7万元,有近800人在公益岗位上就业。广大车主平稳转岗,市区交通拥堵现象顿时减轻,交通安全事故显著下降,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经过近两年繁管急弦的锐意改革,葫芦岛市的客运交通灿然新生。2011年底,市人大组织的评议中,群众对城市交通的满意度上升到98%。从当初的14%到98%的飞跃中,全市大交通体系已基本形成,交通秩序切实好转,市民出行得到保障,不但优化了人居环境,更提高了城市品位,成为葫芦岛市城市建设的闪亮名片。

  葫芦岛市人大主任阎生对此的评价是:市委、市政府决心前所未有、各部门执行力度前所未有、整治效果前所未有,为解决城市发展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推荐线路: 快速1路   快速2路  
公交网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APP下载 | 移动版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浙ICP备19049204号-5 公交网 ©2003-2014